种源优势
据FAO(2004)统计,我国水牛总数为2280.975万头,仅次于印度、巴基斯坦,居世界第三位。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我国分别从印度和巴基斯坦引进两种外来河流型乳用水牛品种——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利用其对中国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成功培育出了乳肉兼用水牛新品种新类群,生产性能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水牛先进水平。
气候和环境优势
水牛是我国南方适生的本地品种,分布于18个省、市、自治区,仅广西就现存栏400多万头。我国南方多为亚热带气候,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水乡众多,草地与作物秸秆丰富,正好与水牛适应性强、耐高温高湿、抗病力强、耐粗饲、容易饲养、使用年限长等生物学特性相符。因此,对农民而言,发展奶水牛,投资少,生产成本低,条件要求简单,饲养技术容易掌握,疫病风险小,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牛、饲料、人力资源等,而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技术优势
以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等从事水牛科研、技术推广等工作的单位为技术支撑,技术力量雄厚,研究技术水平较高,拥有水牛冻精生产、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坚实的技术,长期为全国水牛的品种改良工作培养技术骨干和人才。
市场优势
据2002年数据分析,我国人均占有奶量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类消费量将会与日俱增,奶业市场将呈现巨大发展潜力,这为水牛奶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