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技术服务» 科学在线

奶水牛犊牛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11-27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犊牛是发展奶水牛养殖业的基础,犊牛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水牛养殖业是否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只有根据犊牛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培育,才能提高培育质量,提高整个牛群的质量。

  1、犊牛的饲养。

  1.1 初乳期 母水牛分娩后7天内所分泌的乳称为初乳。犊牛生后0.51小时内应吃到初乳,第一次初乳喂量不可低于1公斤。初乳期7天,日喂2次,喂量3.54/.头,奶温在3739℃。

  1.2 常乳期 常乳是指泌乳期第7天以后至干奶前所产的奶。犊牛结束初乳期后即转入常乳期,常乳通常采用奶壶进行人工哺乳。母犊哺乳期3个月,种用公犊哺乳期4个月,哺乳量可根据犊牛大小、健康状况而定,一般3.5/.头,分上、下午喂给,乳温3739℃。喂乳要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温。

  1.3 早期补料 犊牛在生后7天以后应开始训练采食犊牛料、粗饲料,粗饲料选用优质干草,两种饲料分开放置,任其自由采食。断奶前最好不喂青贮等发酵饲料,避免对瘤胃刺激过大。日粮营养水平:日粮干物质占体重的2.5左右,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2NND,含粗蛋白1618、粗纤维13、钙0.7磷、0.35。精料的给量应逐渐增加,断奶后精料给量为1.52/. 头。

  1.4 饮水 犊牛初乳期7天过后开始可在运动场及栏内放置清洁饮水,应保证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冬季饮用水温25℃左右。

  2、犊牛的管理

  2.1 初生犊牛的处理。犊牛出生后先清除口、鼻、耳内粘液,确保呼吸畅通,剥软蹄,碘酒消毒脐带,然后进行称重、编号、记录再转入犊牛栏内人工哺乳,并垫上褥草。

  2.2 哺乳卫生。 喂乳结束后须将犊牛嘴擦拭干净,并继续在颈枷上夹约1015分钟,待吸乳反射兴奋下降后再放开,避免犊牛间相互吸吮,有条件的实行单栏饲养。保持哺乳用具清洁卫生,定期清洗、消毒哺乳用具,要求日清洗、消毒2次。

  2.3 犊栏卫生。 初生犊牛的出生后10天内应单独饲养,以便个别照顾,防止感染疾病。犊栏内勤打扫,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每周一次。

  2.4 运动与光照。 犊牛产下10天后可让犊牛在运动内自由运动30分钟,随日龄的增加逐渐延长,但避免中午阳光曝晒,并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2.5 分群、断奶 。犊牛产下90天后精料采食量达到1.5kg/天时方可断奶,断奶后严格实行分年龄段、体重分群饲养、管理。

  2.6 定位与刷拭期 。牛在哺乳期及断乳后的饲喂过程中应进行定位调教,使之养成进枷采食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便于每天给犊牛刷拭或洗澡,做到人畜亲和,便于以后的管理。

  2.7称重、体尺测定 。按育种规定测量断奶重,36月龄体尺体重。

  2.8 疾病预防。 兽医及饲养人员每日注意观察牛只食欲、精神状态,粪便情况,做到犊牛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按兽医防疫规程,做好疫苗接种、消毒、驱虫等工作,平时做好兽医防疫记录。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