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群在北京召开学科群内各重点实验室交流评议会,以自治区水牛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之一的农业农村部水牛遗传繁育技术重点实验室由实验室主任尚江华研究员和实验室秘书杨春艳正高级畜牧师代表参会。尚江华研究员代表实验室作2021-2025年度评议汇报。
本次评议由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畜)、家禽、蛋肉鸡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来自全国19家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和秘书参会,围绕实验室运行情况、科研成效和未来发展进行全面交流。期间,尚江华主任系统展示了水牛遗传繁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十四五”期间在科研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十四五”期间,水牛遗传繁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围绕水牛遗传育种与繁殖关键问题持续发力,承担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重大专项2项,累计科研经费超5000余万元;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授权专利3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76篇,制定地方标准9项,4项成果入选国家及自治区农业主推技术。
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签订技术合同6项(总额980万元);相关成果在15家企事业单位推广应用,累计新增利润超15亿元。同时,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的中国—巴基斯坦奶水牛胚胎产业化“一带一路”联合创新平台已投入运行,并于2024年成功引进首批优质奶水牛胚胎,标志着我国奶水牛育种国际合作迈出历史性步伐。
此外,水牛遗传繁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注重学术交流与开放共享,累计组织或参与全国性学术会议6场,派出骨干成员参加国际及国内学术活动20余人次,多名专家应邀作大会报告,有效提升了学术影响力和行业服务水平。
本重点实验室“十四五”阶段建设成效内容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未来,重点实验室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聚焦水牛遗传繁育领域科技前沿与产业需求,加强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国奶水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尚江华研究员汇报
尚江华研究员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