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南方广西灵山县农民丁宣宝来说,以前水牛只是用于耕作的役畜,而今水牛开始转为奶用,丁宣宝因此得到的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中国正在实施的“水牛奶用”战略,将为数以亿计的人带来福音。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数据显示,上世纪中期,水牛奶生产的增长是奶类中最高的,达到220%,水牛奶制品的需求量持续上升。
中国水牛目前存栏量超过2200万头,是世界第三大水牛大国。这些主要存在于中国南方的水牛过去主要用于耕田,因此中国80%的牛奶产自于北方的黄牛。一直以来,中国南方人口饮奶主要依靠“北奶南运”。
2005年,中国农业部《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在未来20年内将重点开发中国水牛奶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的所长杨炳壮说:“中国南方土地资源可支撑5000万头水牛饲养量。政府的支持将促进中国奶水牛业的发展,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水牛奶制品,满足欧美等非水牛奶产区对水牛奶制品的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也表示,构建热带、亚热带奶水牛产区,将使中国奶业空间结构趋于合理。
与欧美国家的规模化养殖不同,长期以来,中国南方水牛饲养以自然放牧为主,饲养水平低,环境卫生差。丁宣宝说:“那个时候是‘千家万户养奶牛,千家万户臭烘烘’,生产出来的牛奶质量无保证。”这一情况近几年正在发生改变。
通过示范牧场、养殖小区的建设,养牛农户把中国南方特有的沼气与水牛养殖结合起来,探索出适合亚热带水牛的高效养殖模式,农民们也开始树立“草当粮种”的新观念,符合中国情况的饲养技术体系正在建立当中。
丁宣宝说,政府部门为水牛所需的免疫、诊疗、消毒药、配种等实行免费服务,免费提供优质牧草种籽,存栏量多的农户还得到了政府部门免费提供电动切草机等设备;依靠政府部门的信贷支持,农户还解决经营资金短缺的困难。
作为养牛农户的技术指导专家,广西水产畜牧局的专家陈荣贵表示,中国的专家正努力为农户提供相关的科技支持,引进国际上优质的杂交水牛资源,使水牛真正转化为一笔潜力巨大的资源。
在中国东南部,自古有饲养奶用水牛的传统,当地居民已形成饮用水牛奶和消费水牛奶制品的习惯。如今,役用水牛已率先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消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以奶用水牛为核心的养殖、加工企业群。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说:“根据水牛奶品质优良的特点,销售定位应该是瞄准国际市场,以出口为主。” 目前,中国的水牛奶制品已销往东南亚国家,为适应更广阔国际市场的需要,科研人员正在加快水牛奶产品的研发,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欧美市场上也将出现中国的水牛奶制品。
中国水牛产业的发展潜能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于18日至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5届亚洲水牛大会上,国际水牛联合会(IBF)主席鲁吉·兹卡莱利(Luigi Zicarelli)教授说,中国如果能在饲养技术和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将有能力为世界贡献出更多优质水牛奶。